日本 - 摘要:如何养老,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命题。人人都会老去,能否实现每个人以符合人性或曰“体面”的方式衰老乃至死去?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:新周刊(ID:new-weekly),作者:谢无忌,日本通经授权转载。



《消失的劳动者》
日本NHK特别节目录制组 著,李立丰/宋婷 译
东方出版中心,2024-6


佐佐木觉得,自己成了不被社会看见的“透明人”。(图/《消失的劳动者:放弃工作……》)
53岁的原真由美,曾是外资证券公司的派遣员工,7年前被裁员,在那之后便一直处在不停换工作的状态。原的父亲92岁,为了看护父母,原只能频繁辞职,不时回老家尽到为人子女的责任。像原这种从事非正式工的单身中年女性,大多数情况下所承担的风险比男性大得多。在原看来,人要活百岁的话,自己才活到一半,“却一直在打败局已定的‘垃圾比赛’”。因为照护重担,佐佐木和原不得不长期闭门不出,成为“家里蹲”,难以返回职场或重建自己的生活。中年“家里蹲”往往有着“亲子同倒”(即子女为了照顾高龄父母而与之同住,形成绑定式生活)的风险。他们越投身于家庭照护,与社会的联结就会越来越弱,因此陷入无助的痛苦。

原对自己的处境表示悲观。(图/《消失的劳动者:放弃工作……》)
片子中也有鼓舞人心的案例。49岁的藤井健一,父亲也得了阿尔茨海默病,自己则因工作落下腰伤。他决定辞职,专门在家照料父亲。和佐佐木不同,得益于帮扶中心的早期介入,藤井通过“成年监护制度”,聘请律师担任父亲的第三方监护人,全权管理财产。在这样的保障下,养老院不再有顾虑,接纳其父入院。藤井本人也凭借之前的驾驶证找到了一份工作,从名为“家庭护理”的牢笼中全身而退。但藤井的案例仍占少数。早在2000年,日本就确立了看护保险制度,但在少子化、老龄化的双重夹击下,看护仍存在不少漏洞,很大程度上依赖家人的帮助。

藤井从“家庭护理”的牢笼中全身而退。(图/《消失的劳动者:放弃工作……》)
日本福祉大学教授藤森克彦在研究日本人口年龄结构时发现,过去,四五十岁的中年人结婚后成为家中顶梁柱,他们是社会公认的中坚群体。人们普遍认为,在他们身上很难产生贫困或孤独问题,他们可以自行解决生活中的风险。但在如今的中年人群当中,未婚者人数增加。同时,有越来越多的人成为非正式员工,工作稳定性和收入都无法保障,也不能像正式员工那样利用看护假制度,不得不自行承担全部看护工作,持续看护父母10年甚至20年。一旦父母去世,与社会关系长期隔绝的他们,就会陷入绝境,面对自己步入老年的严峻未来。


凶手“他”为自己的谋杀找到了理由。(图/《死亡护理师》)
这部小说指出,“家庭护理是对日本的诅咒” ——“负责护理的人和被护理的人都感到一种负担,但前者无法坐视不管,后者也无法撒手而去,因此而痛苦。”它像一则振聋发聩的“社会寓言”,预见了现实中轰动日本的数起护理杀人案。家庭护理成了当事人难以逃开的“噩梦和诅咒”,有其结构性成因。正在显露苗头的“7040问题”,与“8050问题”又有所不同:70多岁的父母主要是“二战”后出生的工薪族,有不少人享受着丰厚的养老金;另一方面,40多岁的子女正值不惑之年,经历过战后最严重的就业冰河期,加上泡沫经济的破灭、人才市场流动化的推进、非正式雇佣制的迅速发展,有不少人无法实现经济独立,生活并不稳定。因此,40多岁的单身中年人可能会选择依赖父母的养老金维持生活,一直打零工。就像藤森克彦教授所说,一旦他们的父母去世,就会出现无法挽回的悲惨局面。

日剧《约会~恋爱究竟是什么呢~》的男主角自称为“高等游民”。(图/《约会~恋爱究竟是什么呢~》)
社会学家三浦展在著作《下流社会》中曾提及“平成废柴”——“平成废柴这种不求上进,人生热情全盘低下的心态,并非他们不愿意上升,而是上升空间已经丧失。”昭和时代仍有终身雇用、专职主妇等“铁饭碗”的保障,到了平成时代,大多数年轻人遭遇社会转型阵痛,就像被交付了一张张空头支票,奋斗和努力的价值得不到相应的回报。不求上进、低欲望生存的社会风气由此而生,年轻人也被贴上“废柴”“啃老族”等标签。“啃老族”标签带着社会偏见,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个体化的自我意识觉醒,更值得思考的是它形成的逻辑和结构性问题。“啃老族”呈高龄化趋势,“平成废物”也进入了令和时代,日本当下接连出现的隐患,更多指向了家庭照护的失控。

陷入困境的人们看不到希望。(图/《死亡护理师》)


独自承担家庭护理重担的儿子,提早白头。(图/《死亡护理师》)
豆瓣上一个名为“独生子女养老交流组织”的小组,聚集了近10万组员。他们交流养老经验和困境,讨论得最多的棘手问题,除了父母重疾,就是“失能老人”了。正如胡泳所说,这个世界是不适合老人居住的,居住空间的适老化,改造起来都很难,除非在设计时就能考虑到老年人的需求。在普遍性的生活需求上,除了保健品,很少有产品会考虑老年人的需求。现在,越来越多老年人放弃了熟悉的家乡生活,漂在大城市,承担起照顾第三代的责任,他们被称为“老漂族”。在城市空间里,老年人更容易被忽视。年轻人觉得易如反掌的便捷应用和智能手段,对老年人来说是一道道现实的门槛。而在家庭空间里,他们又要面对观念冲突带来的各种生活矛盾。“8050问题”引申出的就是贫穷家庭当中面对养老现状的人性崩塌,让互相羁绊的两代人只能互相伤害。《失控的照护》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情节:一名老人为了进监狱,而故意到商场偷东西,“监狱似乎成了被社会抛弃的老年人的养老院”。这个情节,源于真实的社会案件。

“老漂族”增多,他们的需求很少被看见。(图/《一切都好》)
如何养老,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命题。人人都会老去,能否实现每个人以符合人性或曰“体面”的方式衰老乃至死去?《失控的照护》一书援引了《马太福音》中的一句话,或许可以视为我们最朴素的愿景——“所以,无论何时,你们愿意人怎么待你们,你们也要怎样待人,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。”
日本 Japan
·中文新闻 阿曼达·斯蒂尔(Amanda Platell):哦,迈琳(Myleene),我对你的
·中文新闻 迪拜的秘密性交易 - 和加油的英国男人 - 暴露了:在一次特别调